项目的进展该如何有效控制?

前言



将全面、切实可行、优化的计划作为项目控制管理的目标计划,是项目实施目标管理的基础。只有这样,项目的目标管理才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些大的控制点和一些定性指标上,项目的目标管理才会更加真实有效。今天,我们整理了项目进度反馈与控制分析的规则,一起来看看。
项目进度的有效控制不仅需要建立目标计划,还需要对建立的目标计划进行实时有效的进展监控。其最有效而快捷的方式是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来不断进行有关进度数据的跟踪反馈,让系统实时(或定期)给出项目进度执行情况的监控结果指标,以满足项目目标计划的进度分析比较,从而更有效地指导项目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规范项目进度数据的及时反馈及周期报告的编制,保证项目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项目进度各方面的信息,为项目管理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充分的分析依据,其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就是对项目进度数据的及时采集、反馈与更新。
图片
详细作业活动的进度反馈是底层基础数据,其相关进度数据必须进行定期(每周或每月)盘点与跟踪,完整记录作业活动的整个进展情况,以保证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得到及时、准确、全面的更新,如实反映作业的实际进展情况,以达到管理层与作业层之间的及时沟通与协调,促进工程顺利开展。定期(每周/每月)盘点与跟踪的具体内容及规则如下:

获取周期反馈相关作业计划活动内容;

● 重新确认计划周期范围内作业的尚需时间(或期望完成日期);

● 输入已实际开始(或实际完成)作业的实际日期;

● 输入作业实际完成百分比(或者工程量百分比、工期百分比,按进度检测办法而定);

● 输入作业实际完成工程量或资源情况等。

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输入上述基本数据后,提交相关审批流程进行数据的确认审批(例如,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该数据的审批流程通常为:承包商--监理--业主),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该数据需要每周或每月盘点更新一次,以反映各承包商完成过去一周(或一月)项目计划作业活动的实际进展情况。

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

实际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时,两者相吻合;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继续按其进行项目活动,并且尽量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使实际工作按计划进行。

图片
但是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偏差,项目进度计划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不断进行周期反馈、对比分析。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及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01
析进度偏差是否为关键作业

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作业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作业,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非关键作业,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02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若某工作的进度偏差大小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的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某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虽对总工期暂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可能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

03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若某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某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做调整。

04
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程度

分析当前总体进展出现的偏差对目标计划的影响程度,是否需要采取相关追赶计划的措施等。

为保证项目工期的正点运行,除设计图纸、设备、资金应有保证外,还应该有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保障。此外,对与进度目标有直接关联的重大节点,要重点跟踪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找出对策。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一定的经济考核手段如设立关键节点奖惩等,促进关键节点按时实现。

在工期控制中应重点做好统计信息工作,以便检查控制的效果,统计工作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统计,并在编制统计目标报告时进行分析,以作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指挥、决策之参考,其具体内容和相关报告参数可由项目进度报告编制的细则来规范。